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首 页  实验室简介 学术委员会 研究队伍 科研工作 开放与交流 平台建设 运行与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队伍 > 研究员
王忠卫
时间:2021-03-08 来源: 作者: 点击:

简历介绍:

围绕鱼类遗传改良的基础和应用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科院先导科技专项(A类)子课题等项目,取得的主要科研业绩如下: 

1系列异育银鲫新品种培育和形成机制研究:参与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中科5号”新品种选育的全过程(均为第三完成人),主要负责鉴定新品种的遗传背景,揭示它们的形成机制;负责苗种规模化繁育和养殖模式创新,其中异育银鲫“中科3号”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大规模推广应用,取得重要社会和经济效益,作为第三完成人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创新成果奖)。此外,还参与长丰鲫(第6完成人)培育和推广应用,成果获得全国2016-2018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第3完成人)。 

2)银鲫人工多倍体合成及其性别决定和生殖方式研究:创制了整入红鲤或彩鲫一套染色体组的人工合成鲫新多倍体。其中整入彩鲫一套染色体组的部分雄性个体完全获得了与四倍体鲫雄鱼相同的有性生殖能力,产生了整倍体精子,首次揭示了银鲫性别决定系统转移和生殖方式转换。 

3鱼类两性生长异形的遗传解析及性控育种研究鉴定了丝尾鳠和大刺鳅性别特异标签和SNP,证实了两种鱼类为XY性别决定类型,并建立了快速鉴定遗传性别的方法;构建了丝尾鳠高密度遗传图谱,获得了生长性状和性别相关的QTL,鉴定到生长和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和基因,为分子辅助育种和性控育种提供了有用分子标记。 

4基地支撑和社会服务:负责梁子湖华中分子育种基地建设,为银鲫为主的鲤科鱼类新品种选育提供支撑;开展新品种推介、繁育和养殖技术培训23次,培训渔技人员和养殖户共计1975人次;作为技术支撑,协助合作单位获得国家级、省级异育银鲫新品种良种场,湖北省科技厅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支撑协助申请国家和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项,加速异育银鲫新品种的推广应用。 

 

研究方向:

 

鱼类遗传育种学 

 

社会任职:

获奖及荣誉:

代表论著:

 

1: Wang ZW, Zhu HP, Wang D, Jiang FF, Guo W, Zhou L, Gui JF. A novel nucleo-cytoplasmic hybrid clone formed via androgenesis in polyploid gibel carp. BMC Res Notes. 2011, 28;4:82 

  本论文利用核质分子标记对异育银鲫中科3进行遗传鉴定,揭示异育银鲫中科3是一个新的核质杂种克隆,其形成的机制是A系银鲫的精子在D系银鲫的卵质中经雄核发育产生。本研究对开拓银鲫的遗传育种途径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由此产生的核质杂种克隆避免了在人工诱导雄核发育和核移植中使用的辐射和物理休克所造成的遗传和发育损伤;其次,这一发现还有助于了解单性脊椎动物克隆多样性产生的原因,对研究其它单性动物的进化遗传学和生态学也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他引66次,本论文是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代表性论文之一 

2: Zhou YL, Wang ZW, Guo XF, Wu JJ, Lu WJ,Zhou L,Gui JF. Construction of a high-density genetic linkage map and fine mapping of QTLs for growth and sex-related traits in red-tail catfish (Hemibagrus wyckioides). Aquaculture, 2021, 531 

丝尾鳠具有明显的性别生长异形,但目前缺乏性别和生长机制的深入研究。本研究利用全同胞家系和简化基因组方法,首次构建了丝尾鳠高密度遗传图谱,共计2369SNP标记定位于29个连锁群上,图谱长2067.35 cM,平均间距0.87 cM,基因组覆盖率98.16%. QTL 定位分析获得2个显著的生长性状关联QTLs, 鉴定了ttc39b等多个关联基因。获得了一个性别关联QTL,且大部分位于LG20上,表明LG20是性别相关的连锁群。本高密度遗传图谱为生长和性别性状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分子辅助育种和性控育种奠定了基础。论文发表于AquacultureFISHERIES 领域SCI期刊中排名第5 

3: Lu M, Li XY, Li Z, Du WX, Zhou L, Wang Y, Zhang XJ, Wang ZW, Gui JF. Regain of sex determination system and sexual reproduction ability in a synthetic octoploid male fish. Sci China Life Sci. 2020, 10. doi: 10.1007/s11427-020-1694-7 

本研究将有性生殖四倍体鲫的精子整合到雌核生殖六倍体银鲫的卵子中,产生了一个含有200多条染色体的人工合成八倍体群体。父本四倍体鲫中的X/Y性染色体及其性别决定系统的整入,导致合成八倍体形成了1:1的雌雄性比,其中有一尾雄性合成八倍体完全获得了与四倍体鲫雄鱼相同的有性生殖能力,通过正常减数分裂产生整倍体精子,与四倍体鲫雌鱼交配胚胎发育正常,产生性比为1:1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X♂XXY的合成六倍体群体。本研究是脊椎动物多倍化后性别决定系统转移和生殖方式转换的成功案例,也为银鲫多倍化育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4: Xue LZ, Guo XF, Zhou YL, Wang ZW, Fan HP, Li DP, Gui JF.Scree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ex-specific markers by 2b-RAD sequencing in zig-zag eel (Mastacembelus armatus) with implication of XY sex determination system. Aquaculture, 2020, 528 

鱼类性别特异标记的开发是性控育种的基础,大刺鳅雄性个体生长显著快于雌性个体,然而其性别决定机制还不清楚。本论文利用简化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方法,筛选得到2个性别特异的标签和2SNP,证实了其XY性别决定类型。再通过PCR扩增或者了雌雄特异的片段,从而获得了XY染色体特异的分子标记,并在全同胞家系中得到了验证。本论文获得的性别特异标记为大刺鳅的性控育种和全雄群体的获得奠定了基础。论文发表于AquacultureFISHERIES 领域SCI期刊中排名第5 

5: Wu JJ, Zhou YL, Wang ZW, Li GH, Jin FP, Cui LL, Gao HT, Li XP, Zhou L, Gui JF.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and signaling pathway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red-tail catfish (Mystus wyckioides). Mar Biotechnol (NY). 2019, 21(4):463-474 

丝尾鳠具有明显的性别二态性,本论文比较了雌性个体垂体和下丘脑的基因表达差异,分别鉴定得到了21219个差异表达基因。KKEG信号通路分析表明垂体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cAMP和谷氨酸能突触信号转导通路,部分差异表达基因与性腺发育和生长相关,而绝大部分下丘脑差异表达基因与性腺发育相关。本论文首次报道了丝尾鳠转录组数据,为后续性别差异基因提供了重要参考。 

 

 

联系方式

    电话&传真:027-68788660;手机:13627104519;电子邮件:wzw0909@ihb.ac.cn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 ©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鄂ICP备050003091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南路7号 邮政编码:430072
E-Mail:febl@ihb.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