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首 页  实验室简介 学术委员会 研究队伍 科研工作 开放与交流 平台建设 运行与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新闻
“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培育和推广应用”和“基于不同水质目标的人工湿地生态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分别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时间:2012-12-25 来源: 作者: 点击:

   

两项成果的第一完成人桂建芳(左)、吴振斌合影

    6月14日,湖北省2011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武汉东湖宾馆梅岭礼堂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主持完成的两项科研成果“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培育和推广应用”和“基于不同水质目标的人工湿地生态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分别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两项成果的第一完成人桂建芳、吴振斌研究员参加大会并上台领奖。

    “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培育和推广应用”主要完成人是桂建芳、周莉、王忠卫、李志、魏丽华、翟艳花、王达、李建兵、易翀、李伟等。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新一代异育银鲫新品种(GS01-002-2007)。与已大面积推广的高体型异育银鲫相比,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生长速度平均快20%以上,出肉率高6.26%,其抗病力较强,肝脏碘泡虫病发病率低,遗传性状稳定,是国家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推介的第一个水产新品种。2008年至2010年三年来已生产异育银鲫“中科3号”优质苗种80多亿尾,已在湖北、江苏等20多个省市进行推广养殖,增产幅度普遍在20%以上,三年共新增利润60多亿元。

    “基于不同水质目标的人工湿地生态工程技术研究及应用”主要完成人是吴振斌、贺锋、梁威、夏世斌、周巧红、徐栋等。该成果以垂直流人工湿地为基本模式,研发系列生物生态耦合和衍生工艺技术。针对分散式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受污染地面水、养殖废水等行业废水、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等主要对象,开展水污染净化技术研发、集成和应用。成果推动了基于不同水质目标的人工湿地技术进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水污染净化技术体系,已在湖北、北京、上海等16个省市自治区成功推广,规划、设计或建设应用工程92项,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得到同行专家和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应用前景广阔。

    据湖北省人民政府文件《省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鄂政发[2012]44号)通报,2011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2项(水生所该项成果排名第一),技术发明奖一等奖4项。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 ©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鄂ICP备050003091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南路7号 邮政编码:430072
E-Mail:febl@ihb.ac.cn